一个北京大学生的反思

     借笔抒情!

    如果你爱一个人,就让他来上大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一个人,也让他来
上大学,因为那里是地狱。
  
  考试就这样结束了么?假期就这样开始了么?
  
  过去的这个学期,我学习了电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离散数学,大学物理,马克
思主义哲学原理。学的科目不少,读的书不薄,但我却越发觉得自己没知识,没文化
了。这真是一件非常不妙的事情。
  
  我们学的这些,与我们以后要做的东西,还差得很远,远到让我觉得可怕。我们可
爱的教育体制,硬生生将一门又一门功课塞进我们的肚子里。看着日益隆起的肚子,我
们没有享受到那种十月怀胎的喜悦,而是在担心,生出的东西会不会是个怪胎?
  
  我想,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是谁把我们的肚子搞大了?
  
  是我们的国家,是我们的体制,是我们的什么,还是什么?
  
  至少,我还没有搞大过别人的肚子,这是件值得欣慰的事情。
  
  心里莫名的不塌实,似乎在从忙到闲的急转直下这个过程中,我总会产生出各种各
样的,莫名。
  
  莫名的恐惧,莫名的开心,莫名的紧张,莫名的微笑,莫名地说一句我操,莫名地
发现,我已经被生活操得遍体鳞伤。
  
  突然想去雍和宫烧次香,很久没去了。空气里,宿命论的调子好象一下子浓了不
少,想在咱们中国的古代小说中,多会出现个瞎子半仙把男主人公一家妻妾老小的命数
算个通透,又或者他梦游太虚,巧遇个精妙仙子不老仙人当面点化一番。
  
  这男主人公,想着想着,悟着悟着,就有了大智慧,获了大境界。于是乎,离了情
天恨海,躲了爱恨缠绵。可这生老病死转世轮回,终究是不能逃脱,奈何桥上怎么也要
走上一遭儿,心下不禁惶惶然……
  
  原来这是,奈何桥的,无可奈何。
  
  我似乎是跑题了,抱歉,可能我是被操蛋的期末考试逼疯了。请原谅我爆了粗口,
真的要原谅我,因为并不是我先对它不文明的。
  
  翻开手边的模电书,共632页,价格38.5元,书还很新,等毕业了应该可以卖个好价
钱,一个学期也没学多少。而我共旷课两次,各半节,准确说来应该算是早退,外加迟
到了一次。从出勤情况来看,我还算是个好学生。真的,纯的,地道的,为了挣平时成
绩。
  
  一学期的傻学,只换来了三张纸质连手纸也不如的卷子。而我们奋斗的目标,也不
过是一个两位的数字,当然了这个数字得大于等于六十。
  
  怎样概括我们这样的状态?用一个字回答,混,四声。念二声也可以,那是用来形
容某些老师和学校的。
  
  就比如我们这学期的体育课,美其名曰增加一项笔试的内容,扩展大家的体育理论
知识水平,陶冶出大家的高尚情操,以便于让我们在未来漫长的人生征途中,受到马克
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深远影响,以永远最最健康的
体魄,最最昂扬的斗志,随时准备投入到无限崇高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而本质是,让我
们买一本书,并且把买书者名字记录下来。你不买?那好,不配合老师教学工作,不服
从学校组织安排,最重要的罪名是,减少了老师的年终奖金。多亏现在是二十一世纪,
不然他们能给你挂个牌子批斗你。牌子上写着,破鞋,不,破书!
  
  想当初,记得在我的初中的校园里,耸立着一块巨大的黑色石头,上面刻着两个苍
劲有力的篆字,师魂。
  
  每当我路过此处时,都会驻足凝视,沉思良久,然后长叹一口气,拂袖而去,心中
满是悲凉凄苦,师混。
  
  不知韩愈在那边是否安康,师说,说什么呢。其实,在这个世界上,老师无疑是最
神圣无私的一种职业。但有些人真的不适合当老师,或者说是,不配。作为一个老师,
最起码得做到,心中有爱,爱知识,爱真理,爱平和淡泊的生活状态,爱枯燥烦琐的重
复工作。还有,最重要的,爱你的学生,哪怕,他不是一个你喜欢的人。
  
  又扯远了,只不过,我曾经也想要做一名老师的,人民教师。遥远的理想,真的是
太过于遥远了,远到我不知道那时候我是真傻还是在装傻。我永远没有朝闻道,夕死可
矣的精神,更没有毁人不倦,误人子弟的爱好。
  
  讨论过了老师,回到现实中来,我只是一名学生,一名普普通通的大学生,一名可
悲到都没功夫顾影自怜的,新时代的,崭新的,大学生。
  
  我们现在的问题,已经不是上了什么大学,选了什么专业。而是,我们到底该不该
上学。
  
  高考以前,我们的目标就是,上大学!
  
  之后呢?
  
  没之后了……
  
  不会吧?
  
  真的没了……
  
  那怎么结尾啊?
  
  自生自灭……
  
  曾经,人们好象管大学生叫做天之骄子,说得挺唬人的,还以为是一群成吉思汗的
后裔呢。可惜,现在时代不同了,中国在发展,一切都在发展,用我们所学的知识来
讲,就是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着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当我们再翻开报纸打
开电视,看到的只有,今天这个大学男生跳了楼了,明天那个大学女生卖了身了,仿佛
其他人跳楼就皆算平常,其他人卖淫均属合法一样。
  
  不知道,众多的领导们在看了诸多此方面的报道后,会不会考虑在大学里开设一个
专业,卖身学。以提高从业者的专业素质和实战技巧,并以最大的努力回馈顾客,服务
大众。
  
  最让我奇怪的是,现在这个年头,仿佛除了出来卖的,谁都不再勇于承认自己是大
学生了。每天都会有一些企业,通过各种媒体高谈阔论着,我们为什么不要应届毕业
生,他们眼高手低啊,他们胸无大志啊。是,他们就喜欢心胸“开阔”的,前挺后翘
的。在镜头和话筒的背后,不知道有多少个老总们,正搂着自己怀里的小姐问,你是哪
个大学毕业的啊。
  
  就这样,大学女生打扮的越来越像出来卖的,而出来卖的则打扮的越来越像大学女
生。
  
  于是乎,有人卖的更火了,有人找到工作了,各得其所。
  
  啊?你没上过大学啊?那你还有脸出来卖……
  长此以往,这种情况总会出现的。
  
  而我希望的独白是,啊?你没上过大学啊?那你还真对不住自己这张脸……
  
  我并不是在提高大学的地位,只是想说明知识的重要。当然了学习也不一定非要在
学校里,生活中处处可以获取知识。我想说的是,环境。
  
  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毫无疑问,非常大。面对着社会中的灯红酒绿,夜夜笙
歌,堕落的诱惑感远远大于学习的进去心。这又让我想到了,我们经常聊以自慰的,外
面的世界很精彩这句话。这就是事实,对于我们来说,学习永远不是一件精彩的事。
  
  学校的存在,就是为了给渴望获取知识和正该获取知识的人一个合适的环境,一个
让他们可以学到他们所需知识,并且让他们身心愉悦倍感舒适的环境。来个不太恰当的
比喻,学校就应该像做爱,既让你爽了,又让你传宗接代了,一举两得。
  
  无论是性还是学习,都是人类的本能。
  
  一方面,学校没有给我们提供这样一个环境。另一方面,我们来学校上学也不是出
于对知识的如饥似渴。在我们的社会里,有这样一个流程图,上个好大学,找个好工
作,娶个好老婆,生个好儿子,搞个好情人……
  
  这一切的源头就是,你得系出名门,不是北大的,那就得清华,人大的先靠边,科
大的再等一等。我们忽略了学习的过程,要的只是镀上了金的学历和名校毕业证。后
来,名校也不灵了,有北大的卖猪肉了,有清华的泼狗熊了。那怎么办,拼了,读研
吧。或许是还嫌中考,高考不够,阳光大道又没有,那就只好去挤独木桥了,考研。
  
  为了以后能找个好工作而去考研,并不可悲。可悲的是那些随大流,看别人考研也
跟着去考的人。有很多时候,一个人做一件事并没有为什么,但如果你做所有事都没有
为什么的话,那就该想想一切又都是为了什么呢。
  
  高中时的我,无数次挣扎着想,我现在学这些东西是为了什么。难道真的是学好数
理化,就走遍天下都不怕了吗。矛盾地推理,混乱地求证,我只得出了一个结果,那就
是学的东西没用,并且不是我想学的。我想这是一个层次的悲哀了,不过上了大学后,
我发现这种悲哀又上了一个台阶,这是后话。
  
  直到高三,我终于顿悟,或者说是屈服了。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微笑着对自
己说,现在学的所有东西都有用,因为所有高考要考的东西,都是有用的。我想那一
刻,阳光照耀着我并不算洁白的牙齿,一定闪闪发光。随后我开始发奋学习,连每天早
晨醒来后上大厕,都拿本化学书背背化学反应方程式,在我使尽全身气力,双手攥紧之
时,就会传来一声清脆的落水声,而伴随着这个声音,一个反应方程式也被我记住了。
这也就是我后来不太爱看跳水比赛的原因,它让我想起了化学。
  
  生理上排泄的同时,我把我原本认为是屎的东西,塞进了我的脑子里,这达到了某
种程度上的化学平衡。
  
  上了大学后,我学的是信息,与化学无缘,所以鼻屎耳屎增多也是可以理解的。
  
  一个曾经的愤青就这么变成了,粪青。
  
  原本单纯可爱善良的孩子们,被我们的社会做成了一件又一件的产品。被淘汰,被
洗刷,没能上重点中学的,没考上知名大学的,就在脸上烙上一串大大的字,残次品。
如果你不服裁决,还可以读个专科或者复读一下,为的就是重新挤上那条拥挤的生产
线。
  
  可以说,在这条流水线上,我一路走的还算顺利。但就在这产品即将出厂的前夕,
我觉得我有必要好好思索一下我的前途和未来了。
  
  因为没出厂前,我是产品;出了厂,我就成了商品。
  
  我不想被退货,也不想被返工,更不想做个避孕套似的一次性商品。
  
  记得以前看过一个电视节目,采访一位高考状元。主持人虔诚地问,你平时有什么
兴趣爱好吗。这主儿略微思索了一下,潇洒地甩了甩不知多久没洗的头发,灿烂地笑
了,满足地说,学习。随风飘起的头皮屑,似乎见证过她那伟大的爱好,适时地出现在
湛蓝的天空下,真正做到了,答案在风中飘。
  
  我心底刹时泛起了一种恶心与厌恶,那学习二字仿佛是一个散发着臭味的饱嗝,让
我不禁捏紧了鼻子。但我还是钦佩她的,是她,在电视中,狠狠抽了我们国家高考制
度,一记响亮的耳光。
  
  老妈当时对于我的不专心于学业十分不满,正在教育我,你看看人家,唯一的兴趣
就是学习啊。就在此时,从一摞厚厚的北京晚报后面,传来了老爸低沉的磁性声音……
  
  状元?傻逼!
  
  字正腔圆,渊远流长,这声音汇入我们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伴随着救救孩子和科举
害人之类的警句格言,代代传诵……
  
  确实,学生的本职工作是学习,但并不是说,除了学习,你什么也不会做,什么也
做不了。
  
  我们能用眼睛看见的,只是一个人的风度与素质,看不见的,是他的思想与内涵。
教育是什么,是教会你一个公式,然后会使即可,考试能过就行吗?我想我又不得不涉
及一个很高档的词汇,一个没有人能驾驭得了的词,那就是艺术。
  
  艺术可以分成两类,有些是大自然的杰作,造物者的鬼斧神工,灵感闪现;另一些
是人类的杰作,是一个更悬的词汇所创造的,我所指的是,才华。在我们这个钢筋耸
立,汽车爬行的时代里,想在平日里欣赏前一种艺术已经不大现实了,所以我想说的是
后一种。
  
  我们需要艺术,我们追逐真理,教育并不能教会我们怎么制造出艺术,但它至少应
该教会我们欣赏。
  
  当你不具备创造艺术的能力时,你能做的,就是,欣赏。
  
  所以当你再回到篇头看看我们这学期的课程时,你就会理解,我们为什么空虚。
对,是,空虚。我想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但我们现在还尚未进入科学的神圣殿堂,至少
我们还不能欣赏这门艺术。所以我们需要可以欣赏,可以产生出共鸣的艺术,比如文
学,音乐,电影,绘画,建筑……
  
  因为这些艺术,更为直观,更具有艺术普遍的造梦性,能让我们感受到与我们所处
生活完全不同的世界。我从小最爱看的书就是,傅雷先生译的四卷本《约翰克里斯朵
夫》,因为是他让我知道了,原来人的内心世界可以那么缤纷瑰丽。在那个时候,你的
心就是宇宙,地球只是你心中一点。而你的人生,只在于这一秒,被银河洗刷得剔透的
这一秒……
  
  在我们的大学生活里,有才也有俗。我们会去图书馆借法国印象派的画集,会在熄
灯之后讨论中国古典诗词,会聚在小小屏幕前看肖申克的救赎,会为了萧邦的早逝而悲
伤;我们也会终日无所事事躲在屋里抄魔兽,也会下载点毛片排遣一下青春期的压抑,
也会上课只是为了抄作业抄完就走,也会出去聚会喝的烂醉将烦恼吐了一地。
  
  如果说知识的界限,就是无知,那么我们的处境无疑,非常尴尬。
  
  我们一无所知,又无所不知。
  我们即将赴死,又永生不死。
  
  如果排除我们大学生活里消极的一面,那么可以这么说,我们的生活还是很不错
的,至少我们在和知识缠绵,互相爱抚。但这就又引出了另一个当代大学生的问题,那
就是缺乏思考。
  
  举个例子,就比如有人在看了黄金甲后说这片是一垃圾,于是就有不少人也赶紧站
出来说,不仅垃圾,还是大垃圾,臭垃圾。他们发表意见不经自己的思考,所说的一切
只是为了证明自己不与他人不同。你要问他,你觉得这片糙在哪了啊,他会支支吾吾半
天,然后告诉你,太暴露了吧……
  
  但问题是,在观影过程中,“馒头”不出现,他的眼睛始终都是暗淡的,让我都产
生了一种错觉,总以为他要去换泳裤,到乳沟里尽情遨游一番。
  
  又比如,这学期刮过的一场越狱风,Prison Break确实是个好东西。但让你皱眉头
的是,你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对话。哎你看越狱了吗?没有啊,怎么了?巨他妈好看
啊,赶紧看吧。
  
  于是,这位同学在不想别人把他当成老土的状态下,看完了越狱,然后刚才那样的
对话又在继续。
  
  难道看过越狱就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了?难道只看个热闹惊险刺激我们就满足了
吗?
  
  为什么我们不看到更深层次的一些东西呢,政府的阴谋,社会的体制,犯人的人
权,冤狱的造成,人性的弱点,恐惧的由来……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本事我们还没有,但
也不至于把这句话当作只能出现在马哲试卷上吧,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我们算是白学
了,准确来说是白背了。原来,考试就是现象,分数就是本质。
  
  我只能安慰自己,我们不是不会思考,只是懒得思考。
  
  可惜懒惰的只有我们,太阳和月亮永远也不会疲劳,踊跃上岗,轮换休息,乐此不
疲,艳阳高照,皓月当空。
  
  小姨在我考上大学后对我说,她这辈子只在大学毕业那天喝醉过一次,狂欢只是为
了纪念,纪念她那结束的青春。她说,进入社会后就有了许多的身不由己。说这话时,
我看见她精致的睫毛抖了一下,仿佛一片被露水打湿的羽毛。
  
  离开了校园,就意味着,青春的结束吗?
  
  我不知道我写下的是一个疑问句,还是一个反问句,抑或它是个感叹句。但对很多
很多人来说,它是,陈述句。
  
  后来我才从老妈的口中知道了小姨的经历。大学毕业后,她在家里人的阻挠下断了
和大学男友的交往,原因很简单,他,没钱,没北京户口。进入外企工作的她在一次公
司聚餐时,结识了一位富家公子,也就是我未来的姨夫。在我这位姨夫的疯狂追求下,
她始终躲闪着,她的心里有谁,相信大家都清楚。后来岁数已经不小的小姨选择了妥
协,或者说是被姨夫的坚持感动了。故事的结局,和大多数的童话是一样的,他们幸福
地生活在一起,真的很幸福。
  
  只是当他们相爱时,他们都已经青春不再了。而他们的抽屉里,或许也都会留存
着,几封发黄的情书,以此来见证青春的回忆,初恋的纯美。
  
  老妈通过这件事,教育我说,女孩子最好的嫁妆就是一张重点大学的文凭,记住,
是嫁妆,不是饭碗。不过,我是男孩,那我的文凭是干吗的呢,她没告诉我。
  
  每当看见小姨用的价值三万多的LV包,我总会有些发晕,一个我无法承受也难以想
象的数字,有太多的事情就是这么现实。钱,是个好东西,也是个坏东西,我不会拒绝
他的,希望他也不要拒绝我。
  
  爱和希望,一直是我最为看重的两个词,但是他们买不起衣服,吃不起晚餐,从这
点来说,他们不如钱。更让我难过的是,有时,爱挽救不了你的爱情,但钱可以。希望
不一定会带来爱情的曙光,但有钱能让你得到你心爱的女孩,哪怕只是身体。
  
  我需要钱,并且越多越好,为了我的父母,为了我以后的妻子,还有孩子。
  
  大家都想要做富人,不过我的目标是,做个有钱的穷人。
  
  我得说这真是一种压力,不过还属于一种离我们很远的压力,而离得近的呢,那就
更多了……
  
  上大学之前,我奇怪怎么会有大学生自杀呢;上了大学后,我奇怪为什么还有那么
多人活着。
  
  有人总是在指责现在的大学生贪图享乐,无病呻吟。那我想他是肯定没来体验一下
我们的大学生活,我并不是在替我们开脱,不夸张地说,我们起的比鸡还早,睡的比
“鸡”还晚。最后还得挤进拥挤如菜市场的招聘会,任各公司单位品头论足,这时,我
们真成了鸡,并且是禽流感爆发时的鸡。
  
  叛逆似乎已经成了我们这一代人的标签,但我始终搞不清他们为什么把叛逆当作一
个贬义词。每一个人,每一个曾经年轻过的人,在你二十岁的时候,你在你的父母老师
长辈面前难道没叛逆过吗,如果你真的没有,那我只能说你不曾年轻过了。年轻人,就
是应该有血性!每天埋头苦读,把书上的,老师说的,爸妈说的,每一句话都当作圣经
看待的孩子,是乖孩子么?不,是傻孩子。而且也麻烦你,别把不听的孩子,当作坏孩
子。
  
  如果说叛逆就是不向权威与强权低头,那我们真是从没叛逆过。因为只有我们向环
境与时代妥协,即便是已经妥协,也屈服得颇为挫火。比如上了大学后,为什么就没人
来给我们讲讲,我们都要学什么,学这些知识是什么的铺垫,学那些知识是为了让你懂
得什么。我们知道的只有,这门课几个学分,那门课考研要考。
  
  我们在最需要被指引的时候,却恰恰没有了灯塔。学校给我们指的路,只是学习,
学好这些科,攒够了学分,你就可以毕业了。黑暗中我们渴望的是振奋人心的探照灯,
结果光源却是个手电筒。于是有人听了学校的话,学好了这些科,顺利毕业工作。有人
不把手电筒当家用电器,流连于网吧酒吧,肄业退学。
  
  我只能说,是指引的缺失和自身的迷失,导致了,诸多的悲剧。
  
  在我看来,思想道德修养是一门极其重要的课程。那么,我们是怎么上这门课的
呢,大致就是一学期没去过两节,点名时一发短信全赶过去了,签到时一个人签一个班
的。那么,老师又是怎么教这门课的呢,以正确树立大学生的恋爱观为例,她会举几个
学校曾经发生过的案例,哪哥们追女被拒上了吊了,哪姐们恋爱被甩割了腕了。这么讲
有意义么,首先我们把这当奇闻听。其次,拿死人开涮何必呢。
  
  社会上有那么多值得探讨和思考的问题,我们不去理会,非要学习这些是非明辨的
事情。这恐怕真的连我们宿舍卧谈的话题也不如了,至少我们还讨论过联体婴儿到底该
不该被分开,这种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学校的指引做的确实不够完善,但我们不应该把它当作一种借口,一种自甘堕落的
借口。
  
  改用托尔斯泰的话说就是,平庸的大学生都是相似的,不平庸的大学生,各有各的
精彩。
  
  大学里的一切,扑面而来,又稍纵即逝,那个拿着吉他在楼道里唱歌的男生,那个
在自习室里趴着睡着的可爱女孩,那个替女友去打热水兴冲冲跑出教室的傻哥们,那个
怀揣着梦想走进大学校园的你。
  
  我不知道,那个终会离开学校走进社会的你,在毕业时,还会有多少情景历历在
目。也不知道,你那些曾经的梦想与爱恋,是否还残存着你的体温。更不知道,你会不
会在毕业聚餐后,醉着呢喃,如果能够让一切重来的话,我会……
  
  时间是从来不会停留的,更不会倒流……
  
  那么,请允许我俗一下,在文章的结尾,引用一段歌词。希望我没有烂俗,只是在
通俗。
  
  不变的你
  伫立在茫茫的尘世中
  
  聪明的孩子
  提着易碎的灯笼
  
  潇洒的你
  将心事化尽尘缘中
  
  孤独的孩子
  你是造物的恩宠


文章来自: 转载
引用通告: 查看所有引用 | 我要引用此文章
Tags:
相关日志:
评论: 0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3544
发表评论
昵 称:
密 码: 游客发言不需要密码.
内 容:
验证码: 验证码
选 项:
虽然发表评论不用注册,但是为了保护您的发言权,建议您注册帐号.
字数限制 1000 字 | UBB代码 关闭 | [img]标签 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