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科学教育预览模式: 普通 | 列表

为什么中国不能拿诺贝尔奖

2006诺贝尔奖已经陆续公布了,没有中国人的身影!我想剩下几个没公布的奖有中国人的可能性也几乎为0了。为什么中国人拿不到诺贝尔奖,我想这是许多国人心中十分疑惑的问题?先看看下面的人怎么说中国: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耶鲁大学教授Sidney Altman:

  国家的整体科学实力并不是仅靠几个大项目或几位大科学家就能提高或体现的,科学事业的进步需要的是源源不断的许许多多向权威挑战的科学家——他们热爱科学,对探索自然和人类自身的奥妙充满好奇。丁肇中教授也指出,科学发展最直接的动力是好奇心,而不是经济动力。

查看更多...

分类:科学教育 | 固定链接 | 评论: 3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3102

年轻时应该养成的十大好习惯

一个好习惯可以让自己享受一辈子


守时

查看更多...

分类:科学教育 | 固定链接 | 评论: 1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3193

山东出生的院士

吴养洁
     男,1928年生于山东济南,1951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化学系,后留校任助教,1954—1958年在莫斯科大学化学系读研究生,获副博士学位。1958年回国后一直在郑州大学化学系任教,先后担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吴养洁院士在比较困难的条件下,艰苦奋斗,持之以恒,在物理有机、金属有机与大环化学等方面有系统的、创新性的重要研究成果,提供了有机化合物分子内、分子间弱相互作用众多新的证明,阐明了其作用规律,丰富了近代化学键理论。已发表学术论文160多篇,经SCI等检索,已被国外重要刊物引用400多次。他主持完成的“萘氯化水解法制甲萘酚”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冠醚合成新方法”获1984年国家发明三等奖及发明专利;《环金属化反应分子内配位》获2001年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吴养洁院士为学严谨,为人诚笃,科研成果丰硕,学术造诣深厚,从郑州大学早期建校,到近十年来建设有机化学博士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省高等学校应用化学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学科建设方面贡献突出。1986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导师,已培养博士、硕士、博士后50余人。1990年被国家教委、国家科委联合授予“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1991年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和“五一”劳动奖章,1995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1998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河南省科技功臣”荣誉称号,200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查看更多...

分类:科学教育 | 固定链接 | 评论: 1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7767